震裕科技:拟10亿元投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与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
震裕科技拟分别在江苏太仓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项目,在广东肇庆投资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总额均为人民币10亿元。投资是为了提高公司在电机铁芯零部件和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领域的生产能力,扩大有效产能,更好地满足客户产能配套的需求,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北京大兴区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大兴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未来颇具应用潜力的光伏技术之一。中科院半导体所科研团队通过引入少量氯化铷,同时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高稳定性,研制出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达到目前公开发表的世界最高效率。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8月2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印发《关于完善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基于现货市场和优势产业,丰富区域特色商品期货品种,支持碳排放权、电力、商品指数、工业硅、多晶硅、锂等期货品种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强化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联动合作,打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
8月2日,工信部办公厅开展2022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对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企业开展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在2021年工作基础上,对钢铁、焦化、铁合金、水泥(有熟料生产线)、电解铝以及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平板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有色金属(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行业企业开展全面节能监察。
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三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上半年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2022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52万千瓦,累计装机达3950万千瓦。
累计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和黑龙江,分别为410万千瓦、376万千瓦、295万千瓦、283万千瓦和251万千瓦;新增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黑龙江、河南、辽宁、山东和江西,分别为29万千瓦、21万千瓦、15万千瓦、15万千瓦和12万千瓦;发电量排名前六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和河南,分别为91亿千瓦时、79亿千瓦时、55亿千瓦时、55亿千瓦时、51亿千瓦时和49亿千瓦时。
8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三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上半年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电力业务资质管理年度分析报告(2022)》《电力行业信用状况年度分析报告(2022)》。上半年能源运行特点,其中一点是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等3个项目6台核电机组;投产10台水电和抽水蓄能机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1月份至6月份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今年上半年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
董万成介绍,能源行业全力以赴增加能源生产供应,并组织能源进口。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上半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0%、4.9%。持续推进煤矿先进产能建设和释放,今年以来增加煤矿产能7890万吨,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0%。煤电企业克服困难,全力保障电力供应,今年以来未出现拉闸限电。截至6月底,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1.7亿吨,同比增长51.7%,可用天数达29天,保持较高水平。进口原油、天然气分别达到2.5亿吨、744亿立方米,进口规模总体保持稳定,进口煤炭1.15亿吨。在增强化石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8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0.3%、7.8%、13.5%。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547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2022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5万亿千瓦时。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8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12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965万千瓦。截至2022年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36亿千瓦。
中国石油首台井口光电一体化加热炉在塔里木油田轮南39-2井一次试运成功,光电贡献率达100%。该台井口光电一体化加热炉的应用,年均可减少碳排放113吨,相当于在沙漠地带种植6200棵树木。
在“双碳”目标下,借助沙漠戈壁充足的日照条件,塔里木油田多举措高效优化设备节能,在加快推进光电利用等新能源项目的同时,加快井口耗能设备节能优化,推进新能源设备应用。塔里木油田发挥其作为集团公司加热技术研发中心成员单位的优势,积极与厂家对接。油田下“菜单”提思路定方案,厂家设计制造,好主意变成了好产品,历经半年时间,结出了第一枚合作共赢的果实。
8月2日,天际股份公告称,公司与瑞昌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书,计划投资30亿元,新建年产六氟磷酸锂3万吨、高纯氟化锂6000吨及副产品配套项目。项目建设期间为18个月,年产值60亿元。
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材料,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43%。资料显示,天际股份在2015年上市之初,自身业务与新能源无关,主营产品为“陶瓷烹饪电器”。上市次年通过收购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泰材料”),正式进入锂电材料领域。然而,六氟磷酸锂属于周期性产品,2016年至2020年下半年,现货价格曾经历42万元/吨到6.95万元/吨的“大起大落”。寄希望于将六氟磷酸锂打造成其“第二增长曲线年收获了公司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净利润-0.11亿元。但随着锂电重回“风口”,2021年,六氟磷酸锂价格再度暴涨,一度超过50万元/吨,带动天际股份净利润大增70倍至7.45亿元。在此背景下,天际股份也加入扩产队伍。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李昌洋2日会见应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到访的越南工业和贸易部部长阮鸿延,双方就两国供应链和能源合作方案进行讨论。李昌洋表示,面对新冠大流行、供应链瓶颈等国际贸易环境的剧变,两国不断扩大贸易投资、供应链合作等经贸合作范围至关重要。
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于2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6月,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203.4吉瓦时(GWh)。其中,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三家韩企的装车总量为52.4吉瓦时,全球市占率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为25.8%。相比之下,宁德时代等中国厂商实现三位数的增长,市占率也大幅增加。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为34.8%,位居第一;比亚迪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为11.8%,排名第三。
日本关西电力公司8月1日发布消息称,美滨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辅助建筑内的地面出现积水,随后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系统切换,漏水停止。检查发现水还泄漏到该建筑内部其他地方,工作人员当即对其进行回收,没有泄漏到建筑外部。该公司推测此次泄漏含放射性物质的水共约7吨,放射性活度约220万贝克勒尔。该公司称漏水原因还在调查中,此次事件并没有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
据韩国经济新闻8月3日报道,继瑞士之后,现代汽车将向欧洲最大的商用车(大巴及卡车)市场德国的7家企业供应氢燃料电动卡车Xcient。公司还计划向奥地利、丹麦、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扩大Xcient的供货。现代汽车表示,最近与德国物流、制造等7家企业签订了供应27辆Xcient的合同,交货完成时间因公司不同而不同,因此不能透露。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当地时间27日援引德国媒体称,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在未来几个月内减少,德国可能会面临卫生纸和纸板等商品的短缺。
RT援引德国《时代周报》报道称,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可能严重影响德国造纸行业。据报道,德国巴伐利亚纸业协会主席尤尔根·夏勒警告称,如果由于天然气短缺而被迫降低产能,那么运营造纸厂可能会变得无利可图。夏勒解释说,生产纸张需要大量的水、电和天然气,相关技术已经过试验和测试,无法快速改变。
“我公司的许多员工已经非常担心了。我不怪他们。因为如果我们只能生产50%或60%,那么经营相关业务对我们来说不划算。说实话,我也担心。”夏勒告诉《时代周报》。据此前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25日宣布,因技术原因,“北溪-1”天然气管道供气量自27日起将降至目前的一半,即最大供气量的20%。作为欧盟中最大经济体和对俄天然气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德国的处境尤其艰难。德新社称,今年冬天,德国必须比其他国家节省更多的天然气,以避免俄停止天然气供应给德国经济带来巨大问题。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局长米勒等人呼吁节省20%左右。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