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的过程中,放卫星,瞎指挥等现象泛滥,浮夸风盛行,由于一味地追求“以钢为纲”而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核心提示:在“”的过程中,放卫星,瞎指挥等现象泛滥,浮夸风盛行,由于一味地追求“以钢为纲”而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的基本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何亮亮:1956年初,“一五”计划已进入尾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要求过急,步子过快的问题,周恩来及时发现了这个急躁冒进的倾向,在中央高层的各类会议中,多次直言不讳地指出,超越现实条件制定经济计划的做法,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深重的危害,强调应注意实事求是,1957年7月,在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上批评了反冒进,11月,他率领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人党代表大会,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会上提出,苏联要在十五年赶上或者超过美国,受到了鼓舞,提出“中国的钢产量要在十五年赶上或者超过英国”,1958年,本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但是一切似乎不在计划中,3月中央在成都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月,八大二次会议公布了新的“二五”计划指标,其中钢产量下限,到1962年将达到2500万吨,这与1956年周恩来主持编制的旧“二五”计划中提出的建议相比,足足提高了近1500万吨,这之后钢产量的目标被一再改写,最终经中央审定,1958年就应该翻一番,达到了1070万吨,要如何才能完成这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呢?首先是集中力量全力保钢,1958年9月5号,《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当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其他工业的发展发生矛盾时,其他工业应该主动地放弃或者降低自己的要求,让路给钢铁工业,其次是动员群众大搞土法炼钢,即所谓“全民大炼钢”,1958年8月底之前,全国已经建成了小高炉,土高炉24万多座,遍及了工厂、学校、部队、机关的各个角落,参与人数近几百万,从1959年的统计来看,“小土群”的效果极差,而且导致了严重的后果,8月26号,周恩来在《关于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进一步开展节约运动的报告》中讲到,在1958年最终炼成的1108万吨钢中,合格的好钢只有800万吨,此外由于成本过高,土法炼钢造成的亏损达50亿元,在“”的过程中,放卫星,瞎指挥等现象泛滥,浮夸风盛行,由于一味地追求“以钢为纲”而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的基本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